<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盘点2022年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件大事,产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3-02-09 14:5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召开

        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98日上午在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强调要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会上,我市发布《南京市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启动实施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推动在宁高校与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着力营造中小企业良好发展环境,连续3年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位居全国前列。全市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7家。

        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国务院办公厅202262日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南京入围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年为1400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推动2264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896个。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7个,服务于钢铁、石化、电力、电子等十多个行业。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3个,标识注册量435亿条,解析量222亿次,保持全省第一。全年新建5G基站7398个,累计达3.02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全省第一,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

        三、工业平稳增长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2022年,全市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惠企政策支持、助企纾困解难,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南京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4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4347.33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双百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工业投资实现同比增长11%

        四、“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系列行动计划出台实施

        贯彻落实市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制定印发“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系列行动计划,加快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优势产业,做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两大先导产业,着力突破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积极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一批未来产业新赛道,力争到2025年,建成1个万亿级和一批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2022年,统筹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大力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达效,提升产业链重点园区承载能力,全年创新型产业体系增长15%左右。

        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一

        出台《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市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全省领先,全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建设数字经济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入围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共有96件产品入围中国优秀软件产品,8家企业入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智能电网、通信、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等行业应用软件的领先优势巩固提升,6G、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新赛道加快布局,全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8000亿元,增长8%

        六、全省唯一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获批创建

        近年来,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第一方阵,人工智能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和服务已涵盖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2022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支持创建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江苏唯一布局建设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行先试区。制定落实《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把南京打造成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标杆城市,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新范式。

        七、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成功召开

        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1123日在南京开幕,大会期间共有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院士专家、领军企业代表等重要嘉宾线上线下参会,线上参会观展超300万人次,开幕式浏览量超160万。围绕“加快系统创新”“深化推广应用”“加强自主供给”和“夯实基础支撑”四大主题板块,14场分论坛相继举办,搭建起智能制造领域高层次交流平台。大会重磅发布世界及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态势等国内外智能制造最新成果,并汇聚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知名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代表,为智能制造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前沿趋势、碰撞智慧火花、贡献智造力量。

        八、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疫情期间,持续深化驻厂联络服务机制,牵头成立市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以及汽车、电子信息、防疫物资、重要商务往来保障四个专项保供专班,实施首问责任制、问题清单制、日调度日报告、问题协调闭环、省市区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全省率先发布“企业供应链保障专项服务指南”,建立健全企业诉求问题反馈直达机制和快速响应办理机制,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通保畅,最大程度保障生产经营平稳有序。深化“宁对接”—南京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推广应用,吸引超过3000家南京本地企业入驻,发布产品供需信息超过3500条。组织做好重点防疫物资和药品生产企业服务保障,为全市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赢得战略主动。

        九、2022中国(南京)软博会成功举办

        2022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于1123日至25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展示南京软件产业的前沿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线下参展企业近500家,“云上展”有超过2800家企业参展,上线展品4300多件,累计浏览量突破403万人次。同期首次举办2022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大会。线下展结束后,“云上软件产业博览馆”平台借助VR技术还原保留线下展馆实貌,持续开展云展览、云会议等专题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软件产业盛会。

        十、“宁创新品”系列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

        发布新版《南京市创新产品评价管理办法》,新增评定121项创新产品进入《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统筹全市发布应用场景1278个,总投资997.9亿元,开放合作需求3000余个。遴选204个优质应用场景,发布南京市优质应用场景图谱及汇编集,推出优质应用场景宣传周,提升优质应用场景影响力及示范效应。确定20个标杆应用场景,支持打造成为区域内、领域内的标杆示范。20228月起,持续打造“宁创新品”系列活动,以每月“1场应用场景观摩+1场创新产品推介”的形式,全年共举办“宁创新品”系列活动7场、“优质场景宣传周”6场,持续深化全市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南京市工信局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