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四分法” 垃圾分类溧水模式成为全国示范!
在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之际,南京溧水区交出答卷,推出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溧水模式”:全区81个行政村(898个自然村)、204个生活小区和十一类行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知晓率100%,参与率达95%以上。2020年溧水区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据悉,溧水区垃圾分类实行“两次四分法”,居民只需将家中垃圾简单归为“可烂”和“不可烂”两类,保洁员将“不可烂”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经过两次分类,分为厨余垃圾(可烂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大大提高了农村垃圾分类效率。
在垃圾分类收运阶段,全区配备喷涂垃圾分类标识车辆76辆,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专线76条,采取“定时定点定线”公交化专线收运方式,杜绝垃圾分类投放后混收混运。除此之外,收运车全部封闭化运输,避免出现滴漏。目前,溧水全区配备农村保洁员(含垃圾分类引导员)1600余名,设置收集点1400余个;发放可烂、不可烂的两分类垃圾桶65000余组。
溧水区通过吸纳退休职工,编制口口相传、接地气的快板、小品等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娱乐节目到村社区、居民小区巡演;开展小手拉大手,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开展跟着垃圾“趣”旅行活动,通过实地观摩、近距离接触垃圾闭环处置的全过程。
此外,区城管局还开拓思路,积极创新,与“饿了么”“美团”外卖成立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两支分队。外卖小哥佩戴溧水区垃圾分类志愿者胸章,贴上醒目的垃圾分类环保贴纸,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完善了“蒲公英”式宣传模式,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效果。
据悉,全区配备引导员424人,践行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三定一引”模式,即定时定点定人引导,不断提升分类投放精准率。溧水区城管局副局长王日华介绍,区城管局还开展了“最美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评选活动,从开发区、各街道推选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中评选出全区首批68名“最美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
来源:南京市城市管理局